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虽然看出来了,蔡仍很有诚意,可王禀不是韩世忠。
韩世忠那是一直不受重用,只是队将一级别的低级武官。
王禀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统制官了,如今更是升为一路副总管,可以说是堂堂的高级武官,兴许再过一些年,他就能混成为陕西六路帅臣之一,甚至有可能会取代种师道成为陕西六路的都总管、经略相公。
因此,王禀并不缺伯乐,一直以来,王禀都是童贯的绝对心腹,可以说,王禀之所以能有今时今日,除了靠他自己努力以外,主要是靠童贯提拔。
所以,尽管知道,他来蔡仍这边,蔡仍也会重用他,可王禀还是没有犹豫就拒绝了,他道:“谢相公看得起王禀,只不过,宣相侍王禀恩重如山,王禀万万不能舍宣相而追随相公。”
蔡仍听言,也不恼怒,他笑着说道:“王将军应该还不知道吧,童太师致仕了。”
蔡仍此言一出,不仅王禀一怔,那些偷听蔡仍和王禀说话的人也都是一怔,“童贯致仕了?”
很快,这个重磅消息就传了出去。
而蔡仍还在继续游说王禀:“童太师的确致仕了,就在半个月前。退一步说,就算童太师不致仕,如今他也已经六十五岁了,能在军中再混多久?而将军如今才三十多,还有大把的时光……”
一朝天子一朝臣。
别看王禀现在风光,可只要童贯失势,换一个人来执掌西军、执掌胜捷军,比如谭稹,那作为童贯绝对亲信的王禀,十有八九是要失势的,因为谭稹也有他自己的亲信,绝不可能把要害位置给童贯的亲信。
西军出身的军官,山头意识都特别明显,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是跟对了人,就能飞黄腾达,跟不对人,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因此,蔡仍将童贯已经致仕了一事说出来,真让王禀有那么一丝动摇。
可王禀很快就又坚定了,他道:“宣相劳苦功高、资深威重,不会就这么一蹶不振的,退一步说,就算宣相从此退出军界,末将需要再找码头,也一定要先跟宣相说一声。”
听了王禀此言,蔡仍不禁有些失望的同时,又有些欣慰!
童贯是致仕了,可用不了多久,童贯还得复出,因为,纵观现在的赵宋王朝,还没有一个人能取代童贯的位置,谭稹不行,梁方平也不行,至少在赵佶眼中是这个样子的,说穿了就是,赵佶离不开童贯。
蔡仍不是不知道童贯还会东山再起,他之所以在明知童贯还会东山再起的情况下还拿童贯致仕说事,目的就是想打个时间差,看看能不能把王禀给忽悠过来。
不想,王禀果然对得起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并没有因此就背弃童贯。
对此,蔡仍虽有些失望,但却没有气馁。
蔡仍相信,自己有心算无心,早晚能将王禀揽入自己麾下。
不是所有人都像王禀这样意坚似铁,不少人在听说童贯致仕了之后,对蔡仍更加殷勤了,这其中甚至包括王渊这个童贯的心腹爱将。
《金瓯缺》中把王渊描写的十分不堪。
其实,王渊也非一无是处。
他很早就在西军中服役,可以说是履历战功,而且,此次征讨方腊,他就是胜捷军的先锋,率部直捣方腊老窝帮源峒,最终他手下的韩世忠得以捉获方腊。
可以说,在此之前的王渊表现得无愧于“猛将”这个称呼。
只可惜,历史上的王渊,在北上收复燕京之役中表现得太过拙劣,被辽军俘获,后逃归,关键是还中了萧干之计,给宋军带回来了假消息,致使宋军大败。
但话又说回来,那几仗宋军之所以败,原因太多了,不能将之只归纳到王渊身上。
王渊后来在南宋建立的过程当中,也是立功不小的,甚至差一点就当上了枢密使
当然,那时他处事失当,与诸将关系并不好,加上他结交宦官康履等,更招惹众怒,最终导致苗刘兵变,他有多少功,也得被掩盖了。
总之,王渊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将指定不行,他的格局不够,但统领一军听命令打仗,也是绰绰有余。
因此,见王渊示好,蔡仍也顺势就与王渊攀谈起来,露出了愿意接收王渊的意思。
王渊现在也正春风得意,不可能因为一个还没有证实的消息,就转投蔡仍。
不过这并不影响王渊跟蔡仍搞好关系。
如此一来,蔡仍和王渊慢慢变得熟悉起来,王渊还主动向蔡仍介绍他手下的部将。
轮到最后介绍的韩世忠的时候,不等王渊介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