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赵恪道,“那边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还不清楚,早一天过去,早一天安顿。”
说话间几人到了车前。
为了明天接了人好走,师长明直接将他们安顿在了军区旁边的招待所。
放下东西,稍一洗漱,提着四样礼品,几人便下了楼。
等在大堂的师长明,看清汪师傅手里提着的东西,不由双眼一亮,笑道:“这两瓶都是肉酱吧?我念叨半年了,特怀念那个味道。”
“一瓶肉酱、一瓶海鲜酱,壶里装的是棕油,这一罐是自家做的蜂蜜柚子茶。”汪师傅笑道。
师长明欣喜地接过两瓶酱和一罐蜂蜜柚子茶,笑道:“这些我就不客气了,油我可不能要,汪大伯你提回去吧。”
这年头一人一月三两油票,品种还多以豆油或棉籽油居多,花生油只在年节期间投放市场。赵家虽然种了几亩地,年年会打些菜籽,收些黄豆,可架不住家里人多,亲戚也多,所以他哪好意思一下要了三斤左右的一壶。
“给你,你就收下,”赵恪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家里不缺这点油。”
“小汪拎上。”顾老直接道。
汪师傅应了一声,拎着油跟着出了门。
师长明摸了摸鼻子,不好再拒绝,带着大家出了招待所,走了一段进了军区,直奔筒子楼的家属院。
他们家住二楼,两室一厅,没厨房没卫间,也没阳台。
做饭在门口,要上厕所得跑楼下。
几人一进门,就将不大的客厅挤得满满的,师长明的爱人带着三个子女,忙起身让坐,端菜、盛粥。
顾老坐下,冲保姆点了点头。
保姆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个孩子给了一个。
苏梅送了三个玩具,两个男孩给的是上了发条可以在地上跑的小车,堪堪两个巴掌大小;女孩三四岁,给的是只跳动的青蛙和一对自制的花朵发卡。
师长明显然没什么准备,匆匆塞给了小瑜儿两块钱。
吃完饭,大家略坐了坐,便告辞回了招待所,拿着换洗衣服去附近的澡堂洗了个热水澡,回来倒头就睡。
这一觉,苏梅直睡到下午两点多。
“醒了。”赵恪听到动静,放下手里的书本,搅了搅炉上的鱼汤,“给你下碗面吧?”
为了方便,来前,汪师傅晒了些干面条。
“想吃粉。”苏梅掀被下床,“哪来的炉子?”
“找服务员借的。”粉也有,晒的有土豆粉、红薯粉。
赵恪洗了洗手,打开藤箱,拿了把土豆粉丢进锅里,又打开一个罐子放了些酸笋进去,“伊嘎下雪了,等会儿去百货商场看看有没有羊皮袄、厚帽子卖。”
来前,虽然请张宁和王大娘给大家各做了两身棉衣,赵恪还是怕家里的老少受不了,毕竟大家在南方待惯了,猛然到了一个零下三四十度的地方,就是他也得一段时间适应。
“好。”洗漱后,苏梅拿出水和面霜,往脸上拍了拍,北方干冷干冷的,过来半天脸上的皮肤绷得要翘皮了。
接过赵恪下的土豆粉,苏梅在炉火边坐下:“叔爷他们起来了吗?”
“12点起来的,吃完饭去华侨商店了。”老爷子有关系,来时身上带了不少侨汇卷,这会儿不花完,等到明年出来都过期了。
“哦。”苏梅夹起块鱼肉,喂到赵恪嘴边,“你吃了吗?”
张口吃了鱼肉,赵恪对她点点头:“别管我,快吃吧。”
吃完饭,洗了锅碗,封好炉火,两人带上钱票出了门。
冰城最大的百货商场叫“秋林”,主打肉罐头、红肠和糖果,衣服只有毛呢大衣和厚棉衣卖。
家里不缺厚棉衣和毛呢大衣,两人逛了一圈,给大家一人买了双棉鞋,一双皮靴,两斤红肠,四瓶肉罐头,两斤红糖,两斤白糖,两斤奶糖。
收音机上次被苏梅砸了,一直没买,这次看到,手里正好又有票,两人便挑了一个。
顾老那边也没买到羊皮袄和厚帽子。只糖果,毛线,布料的买了不少。
晚上赵恪带着钱票出门,一个小时后,拎了个硕大的包袱回来。
苏梅打开,五件军大衣,六顶55式棉帽,五双军靴:“你找他们军区后勤买的?”
“不是,”赵恪脱下手套、大衣,取下围巾,一边洗漱,一边道,“拿票跟人换的。”
这边战士们每年都发,有的不舍得穿新的,就压箱底了。他手里有自行车、手表、洗衣机票,自然一换一个准。
凌晨五点,外面还一片漆黑,大家便起床了。
吃过早饭,师长明便开着辆装满了他们先前寄来物资的军卡载着几人出了冰城前往伊嘎。